

钱培珍,原二厂老艺人,制壶功底深厚,用料讲究。
作品在传统石瓢壶的基础上作了稍许改动。壶身仍是传统金字塔形,壶足则改传统石瓢的三鼎足为平底,更凸显了石瓢上敛下丰的霸气感。压盖、桥钮、直嘴、三角把与传统石瓢相同,线条圆融而有力,粗壮厚实,缓和了壶身的挺拔劲感。
壶身刻铭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史兴亡、青山常在,遒劲毫放的字体表达高洁的情操与旷达的胸怀。刀锋过处,金砂若隐若现,更衬托出慷慨壮阔而又淡泊宁静的气韵。整器端稳大气,粗犷而不失挺劲,赏玩俱佳。
作品在传统石瓢壶的基础上作了稍许改动。壶身仍是传统金字塔形,壶足则改传统石瓢的三鼎足为平底,更凸显了石瓢上敛下丰的霸气感。压盖、桥钮、直嘴、三角把与传统石瓢相同,线条圆融而有力,粗壮厚实,缓和了壶身的挺拔劲感。
壶身刻铭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史兴亡、青山常在,遒劲毫放的字体表达高洁的情操与旷达的胸怀。刀锋过处,金砂若隐若现,更衬托出慷慨壮阔而又淡泊宁静的气韵。整器端稳大气,粗犷而不失挺劲,赏玩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