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厉上清先生在继承鲍大师著名的“乱刀刻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陶刻风格。他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研究十分到位,在与泥共舞中挖掘五色土的美和书画艺术结合的独特韵味。
陶刻“一刀”铺底,“乱刀”点染,“无法有法、有法无法、法外有法”,似有轨迹可寻,却无规矩可觅,刮、削、点、剔数法并用,花叶之间的浓淡枯湿尽显笔墨之意。陶刻的刻痕切入茗壶本体,形成具有立体三维角度的“凹雕”,极具艺术表现力。
优秀的陶刻者必先懂其壶,理解壶的创作意境,在壶面的构思刻划布局上能考虑到锦上添花。这款《俏江南》的书画装饰与壶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刻画在壶盖,刻字在壶肩(“人生如茶空杯对,方能品得其中味”),布局合理、协调,既没有喧宾夺主,又点缀出彩。字体明快质朴,线条流畅自如、气韵生动,格调高雅、韵浓,刻绘内容、形式与器型和谐统一、互相补弃、相映生辉,通过意境的追求使得此壶更具艺术价值。
陶刻“一刀”铺底,“乱刀”点染,“无法有法、有法无法、法外有法”,似有轨迹可寻,却无规矩可觅,刮、削、点、剔数法并用,花叶之间的浓淡枯湿尽显笔墨之意。陶刻的刻痕切入茗壶本体,形成具有立体三维角度的“凹雕”,极具艺术表现力。
优秀的陶刻者必先懂其壶,理解壶的创作意境,在壶面的构思刻划布局上能考虑到锦上添花。这款《俏江南》的书画装饰与壶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刻画在壶盖,刻字在壶肩(“人生如茶空杯对,方能品得其中味”),布局合理、协调,既没有喧宾夺主,又点缀出彩。字体明快质朴,线条流畅自如、气韵生动,格调高雅、韵浓,刻绘内容、形式与器型和谐统一、互相补弃、相映生辉,通过意境的追求使得此壶更具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