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陶手王耕兰作品《三足鼎》演绎薄胎工艺
她是2015年首届“景舟杯”大赛的优秀奖得主,壶艺师从壶艺泰斗顾景舟高徒高级工艺美术师吴群祥,她就是实力陶手王耕兰,这件《三足鼎》作品更是将薄胎工艺进行了生动的演绎。
大家常用“薄如蝉翼,轻似浮云”来描述薄胎紫砂壶。
所谓的薄胎其实就是指在打泥片时打得比一般壶要薄,这虽然不算是一种工艺,却是是一种制壶的技法,可以体现作者功力的深厚程度。
薄胎壶虽然看起来与普通紫砂壶毫无区别,它们的造型同样沉稳厚重,但是上手却很轻,可以印证老子“大巧若拙”的道家理念。同时薄胎壶给人一种“薄如蝉翼,轻若绸纱”之感。
王耕蓝老师的这件作品精选珍藏原矿底槽清,成色温润,养成娇艳
以鼎为造型,历史感和文化积淀不言而喻,更有吉祥如意的祈福之意,传达出内心最为真挚的祝福,如此古朴优雅,气韵生动的作品足够让人寻味。整体造型似有古韵的仙家气韵,宛若祥云飘飞,鹤鸣于天,缕缕檀香沁人心脾,三弯嘴,干脆利落,出水迅猛,不易涎水。耳把自然,拿捏称手,值得养用。
王耕蓝
王耕蓝(根兰),1967年生于陶都宜兴,2014年高工,2015年首届“景舟杯”优秀奖得主。1983年进厂,师从壶艺泰斗顾景舟高徒高级工艺美术师吴群祥,后又得潘持平、周尊严、葛陶中等老师的指点。作品擅长全手工制作,尤以光素器见长,造型简洁明快,线条刚柔相济,工艺精巧,颇其师风韵。
艺术之路及作品特色
1967年生于陶都宜兴,中专学历,1983年进厂,师从壶艺泰斗顾景舟高徒高级工艺美术师吴群祥,后又得潘持平、周尊严、葛陶中等老师的指点,对紫砂传统工艺制作情有独钟,练就一手扎实的制壶技艺。1994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修造型设计,1996年进特艺班专心致力于传统名作的继承,在继承中倾注自己的情感,因而,在壶的造型、线条方面均有自己的理解和领悟,使作品在平和中显出古典诗词的雅味。
作品多次获奖,连续3、4、5、6届中国博览会银奖、铜奖。擅长全手工制作,尤以光素器见长,造型简洁明快,线条刚柔相济,工艺精巧,颇其师风韵。在工法上心追手摹,掌握顾老遗韵,不以追金制工,全心追求紫砂艺术更上高峰。
部分荣誉
1994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
1995年《称心如意》获江苏陶瓷艺术新品二等奖;
1996年进特艺班学习;
2001年《明月壶》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铜奖;
2003年《翩翩起舞》获省陶瓷协会新人新作展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