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建盏四大器型
古代的文化和审美对陶瓷的器型有很大影响,器物首先要满足使用需求,而后讲究美观,以使用需求趋动器皿工具创新,建盏亦如此。
建盏的基本特征是口大底小,大多数的建盏都是这样的,从器形上来说,有的像漏斗一样,有的是实足,造型是属于古朴一类的,将建盏拿在手中会感觉到比较沉。
建盏可以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个大类,每一个大类又可以分为大、中、小型,下面小编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建盏的这四大类。
上品天曜 李远兴
用于斗茶的束口盏:
束口盏是建盏最主流、最经典的器型,最直观的表现在于盏口以下约1cm的地方有一圈内陷的凹槽,这个凹槽就是“注水线”。
注水线的设计,可以避免用茶瓶倾倒热水时,热水向外飞溅,以防客人被水烫到;还方便斗茶时掌握茶汤的分量,用手去触摸口沿会有明显的凹凸感。“盏因茶而生”就是指束口盏完全是为了斗茶才诞生出来的。
束口盏容量适中,且外露面积不大,斑纹析出易于掌控,是当时最流行的建盏品类,横扫两宋300余年,无与匹敌。
山石风姿 吴继旺
用于分茶的敛口盏、撇口盏、敞口盏:
敛口盏
“敛”即收之意,指盏口沿向内收敛,常见中小器型,样式颇多,主要作为饮用的小杯。
敛口盏在快到盏口位置时,往内微微收敛,整体造型呈丰满型;其外露面积小,容量却特别大,捧在手心里沉稳有质感,利于静心。
撇口盏
撇口盏因口沿明显向外撇而得名,根据用途分为母盏和分盏。
撇口盏唇沿处稍稍有一些曲折,圈足比较浅。器型表面积外露很大,不太保温,却因其观赏性受到很多收藏家喜欢。
油滴天目盏 苏天培
敞口盏
敞口盏的盏口向外敞,盏腹是倾斜的直线或有非常小的弧度,基本都是接近直线的。整个盏的造型非常像斗笠,所以也被称为“斗笠盏。”
敞口盏器型变化不大,容量小,但是斑纹展示性很好。
按大小来分:适合斗茶的束口盏基本是11cm-15cm的中型口径。用于分茶的则有母盏和分盏,母盏是大于15cm的大型口径,有的能够达到28cm甚至更大,分盏是客用的饮茶器具,口径一般会在11cm以下即小型口径,此外也有大于12cm的,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