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画临摹于紫砂壶上,这也只有杨军保老师才能做到了
今年是牛年,古往今来,对于牛的赞美也是数不胜数,而今年的春晚更是融入了千变万化的“牛”元素。而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张国立老师所带来的国家宝藏中的一幅《五牛图》。因为前一段时间刚好看到了和五牛图相关的《五牛图壶》,所以感触更多一些。而能够将如此传世画临摹于紫砂壶上的紫砂艺人,恐怕这也只有杨军保老师才能做到了。
杨军保
杨军保又名君宝,1953年生于丁山陶瓷世家,自小习陶、爱陶,几十年如一日。1972年在江苏工业学校进修培训,1973的在宜兴均陶厂从艺,1993年国工。师拜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擅长紫砂、陶瓷综合艺术创新设计,制作技艺精湛。作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
杨军保坚持“让天下平民百姓都能玩得起紫砂”的理念,在秉承传统工艺技法、遵循古法制壶的同时,始终坚持走平价路线,真正让紫砂壶走入平民百姓家,让紫砂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他将自己的紫砂情怀都倾注到作品中,在工艺上又多得顾景舟大师指导,功底扎实、技艺精湛。
他的作品工料俱佳,颇有顾老遗韵,又极具性价比,宜品宜藏。曾在《中国收藏》、《收藏界》、《世界艺术家》、《鉴赏珍玩》、《紫泥新韵》、《壶论》、《宜兴紫砂》、《当代紫砂茗壶》等多部书刊和杂志上发表,并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深受中外壶友藏家的喜爱和青睐。
韩滉传世名作《五牛图》
韩滉的这个传世名作《五牛图》卷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禁止出境展出的顶级国宝,也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还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卷中韩滉着意刻画的五头牛各具特色,形象生动真实,可谓“曲尽其态”,天机绝妙,神彩焕发,在静的形态之中因个性的着意表现,使整个画面又有动的启示,动静有致,形象地表现出牛群散牧于山间泽畔的意境,全图不画背景,留下大片空白,为观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后人题跋题记能够具体反映出该画传承的历史。
《五牛图》是一幅纸本设色画,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画中五只不同形态的牛,第一头是拓荒牛,第二头是好运牛,第三头是招财牛,第四头是旺家牛,第五头是如意牛。并有“福牛纳福”、“禄牛纳福”、“寿牛纳福”、“禧牛纳福”、“财牛纳福”。是祈求富贵吉祥、平安如意的寓意。
同时《五牛图》有开运祈福调理风水的功效,适合作为赠送友人或个人品赏。风水上有牛市的意思,牛是兴旺的象征。寓意事业兴旺,财源不断。
《五牛图》在横卷上画了五条神态、性格、年令各异的牛。从右至左,首匹为棕色老牛,描绘成一边咬着东西一边在杂木旁蹭痒痒的情状,意态悠闲;次为黑白杂花牛,身躯壮大,翘首摇尾,步履稳健;第三匹为深赭色老牛,筋骨嶙峋,纵峙而鸣,白嘴皓眉,老态龙钟;第四匹为黄牛,躯体高大,峻角耸立,回首而顾;第五匹牛,络首而立,体态丰厚,凝神若有所思,双眼流琢出倔强的个性。
《五牛图》中的五牛目光炯炯,深邃传神,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画者着重刻画牛的眼睛及眼眶周围的皱纹,还用尖细劲利的笔触细心描绘了五牛眼眶边缘的睫毛,通过细节的刻画,把每头牛独具的个性加以强调,使它们鲜明地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神情。观者分明能感觉到这五头牛不但有生命、有情感,而且有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是人格化了的五牛。
杨军保《五牛壶》
而当这样的一件国宝被紫砂艺人杨军保刻绘在紫砂壶上的时候,不仅在无形中将我国的优秀文化进行了传承,更在某种程度上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前人的尊重与赞美,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美好祝愿。
《五牛图》其用笔之细,描写之传神,牛态之可掬,几可呼之欲出。它的珍贵还在于,中国古代留存今世的多为花鸟人物,以牛入画,且如此生动者,它堪称孤品。能够拿上一把绘有《五牛图》的五牛图壶泡茶品茗,真的就仿佛感受到了作者当初绘图的那份初衷与美好。个中滋味,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