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博物馆收藏,邵顺生老师专利作品《一脉相通壶》
初见这件作品,心想,怎么还有这样神奇的作品,居然可以通过壶盖处的小孔,控制壶流,他就是现已被多个博物馆收藏,邵顺生大师的专利作品《一脉相通壶》。
可以说,制作此壶之时,“天时地利与人和”缺一不可。
这把壶名为“一脉相通”,壶身总体为方,边角却是优美的弧线,看在眼里有品性气节,拿在手里却觉得圆融妥帖。
《一脉相通》的造型比较奇特,出气孔位于壶盖后方,拇指轻摁壶盖一侧的圆形气孔,开开合合,茶水断断续续。“传统紫砂壶在设计时总会将气孔设置在壶盖中间的位置。
但作者偏反其道而行之,将气孔置于一侧,具体位置则根据人体工程学和力学原理,力求达到‘三个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稳’的效果——用食指、中指固定壶把,拇指自然地就能按在气孔上,就可以很平稳地拿起壶倒茶,并且得心应手,随意调动角度,随时控制出水。”
此壶的原理是通过气流的控制来达到控水的效果,但是壶要不漏气才不漏水,作为一把方壶,这对口盖的精度、平整度的要求就非常高了。壶盖与壶身丝丝合扣,这不仅要求制壶师要有高超的技艺与丰富的经验,还需要合适的气候与环境,“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邵顺生,1955年生于江苏宜兴,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第六代传人。2012年正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第二届)、中国紫砂艺术大家。现任职中国政协文史馆工艺美术研究院副院长。师从国大师顾绍培,掌握了各个紫砂艺术的门类和流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使作品“有挺劲阳刚之气,含深厚大度之势”,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创作了许多具有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的艺术精品,并在各大艺术评比中屡屡荣获高奖,作品被业内人士和专家称之为《壶中艺术经典》。五十多件作品获专利,四十多件作品荣获金、银奖,十多件作品被国际、省级、市级博物馆收藏。
擅长方器被收藏界誉为“紫砂方器之王”,上海世博会授权特许紫砂藏品制作单位,多次担任行业职称评委和大赛评委,是一位紫砂界的实力派人物。
《一脉相通》壶作为邵顺生老师的专利设计作品(专利号ZL2009 3 0065380.7),还曾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馆、福建省南平市博物馆收藏,可以说收藏价值极大!
据圈内消息透露,《一脉相通》一壶将被邵顺生大师选中,参加明年的第107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很有可能再次获奖哦!届时,收藏价值定会稳步提升,手中有这件作品的壶友,就先提前恭喜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