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生命之饮——特殊金花
黑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黑茶是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饮”。当地有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在日本被誉为“瘦身茶”,在韩国被称为“美容茶”,在现代是中国人的“健康之饮”,为全世界人民喜爱。
黑茶一直是以肉食为主、少食蔬菜的少数民族的“生命之饮”,有效弥补了少数民族日常蔬菜吸收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大时大节在进食多量肉类或肥腻的食物后,喝上一杯香味浓郁的黑茶会感到特别舒服。
黑茶类产品普遍能够长期保存,而且有越陈越香的品质。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四川黑茶、藏茶、云南黑茶、广西六堡茶、湖北老黑茶及陕西黑茶。
石瓢 张志清
在加工过程中黑茶会产生一种独特的金黄色颗粒,学名叫“冠突散囊菌”,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益生菌体。它是在特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通过特定工艺生长成的一种有着多种保健功能的益生菌,其产生的黄色闭囊壳似细小花斑,均匀地附着在茯砖茶中,俗称“金花”。它具有止渴生津、提神醒脑、调理肠胃,帮助消化的功能,长年饮用,对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增强毛细血管的韧性有很明显的作用。“金花”生长好的茶滋味醇和,经过在加上后期的转化,苦涩味逐渐褪去,更能去油腻,利消化。
有研究表明,经过“发花”后的茯砖茶,其氨基酸、茶多酚、黄酮类、咖啡碱、可溶性糖及水浸出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金花”的形成是大量微生物的产生,繁殖,氧化聚合的过程,而微生物繁殖和氧化聚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有效的减少了茯砖茶的粗涩味,增加了醇和的滋味,对改善茯茶的滋味品质取到了积极作用。
在黑茶的后发酵过程中,它可催化促进茶叶中的物质转化,消除青味,茶汤变得棕红,在口味上更加醇和爽口,甜滑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