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友和匠人为什么偏爱降坡泥
上世纪90年代初,宜兴政府在丁山修建陶都路,在黄龙山与青龙山交汇处的山坡,挖到一种神秘的矿土。它本色为紫色带绿,夹杂着一些淡绿色的“鸡眼”,还有一些黄白色的筋络。粗看感觉像是底槽青,但色泽要更红一些;“鸡眼”也不像底槽青那样是圆形,而是条状。
一位制壶高手看这矿油脂光亮,试着用它来做壶,出窑后发现它色泽红中泛黄、黄里透金,油性足、光泽好,颗粒感丰富、金星隐现,古朴老味足。
当地人争相挖掘,因其产于山坡,本地语谓之“岗坡泥”,久而久之,降坡泥的名字就渐渐传开了。
降坡泥可塑性较好,制成的壶胎质细密光润,呈梨皮状的表面黄色颗粒隐现,色泽效果细腻而丰富,深受壶友和匠人的喜爱。
降坡泥产量稀少,其分布属于“鸡窝”型,东一块西一块,散落在矿层中,从几厘米到二三十厘米都有,属于浅标层矿质。且纯净的矿料含量略低,真正的好泥大概只得原矿的30%。
一般开采的降坡分两个片区:一为靠近黄龙山面的,自然开出的矿色为红黄片状相间(因为黄龙山表石含有硫的成分故矿色一般为褐黄色)。 二为接近青龙山面的,开挖的矿色为青红相间(因为青龙山表石以碳酸钙的方式存在的钙质较多故矿色一般为青色) ,总体而言与黄龙山靠近的泥质都优于接青龙山面的。
根据开采矿区矿层的不同,呈色略有差异;烧制温度也会影响最后呈色。降坡泥的烧成温度范围很宽,从低温一号半到高温三号半,不同的烧制温度下降坡泥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三足春意 杭杰
降坡泥之所以受到壶友和匠人喜爱,是因为它有如下特点:
油性足、透气性强。降坡泥采自浅表层,泥性较硬,砂与粉的比例大约在7:3,这使得用它制壶成型较难,但也使它拥有得天独厚的透气性。另外它天生油性足,制出来紫砂壶光、润,经过泡养后更是油润可鉴,令人爱不释手。
颗粒感强、古味浓厚。《宜兴紫砂矿料》中记载降坡泥“烧成之后呈黄色,呈暗红色略透黄,胎质细腻油润,梨皮表面黄色颗粒密布,色泽效果十分细腻丰富”。因降坡泥属共生矿,矿体含有段泥、红泥及少许紫泥等,使其成品紫砂壶颗粒感十分丰富,砂意明显、老味十足。
好养护易包头。降坡泥壶很容易养护,泡茶不多时日,即可见明显的温润包浆,有玉石的质感,鲜活滋润,朴厚韵味足。
好的纯正的降坡泥烧制而成的紫砂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原矿泛黄的颜色,在泡养过程中逐渐过渡向透明红色,色泽表现为鲜活,而且非常滋润,极具视觉冲击感。你也喜欢降坡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