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不是瓷吗,怎么会生锈
可能有的盏友也发现了,有的建盏会“生锈”?而有的建盏不会“生锈”?到底是何原因导致如此?建盏不是瓷么,怎么会生锈?莫非是跟里面的含铁量有关系?或是里面参杂了什么化学原料?
其实,建盏的生锈并不是真正的那种生锈,很多时候是错觉。
烧制之时温度过高,盏之斑纹已经烧干,也可以说无结晶无玻化的盏,会有铁锈之色,其实并非铁锈。亦或者本身就是烧制的褐色斑纹给人以铁锈之感。
铁锈的别名是三氧化二铁。而建盏的“生锈”,则是四氧化三铁在捣乱,这也和建盏釉上析晶与釉下析有关。
如果一个已经烧好的建盏,析晶在它的玻璃质层覆盖之下,这样的建盏其表面触摸起来会像玻璃般光滑,这种的情况就属于釉下析晶;反过来,要是析晶处于玻璃质层的上面,斑纹便会凸出釉的表面,那就属于釉上析晶。
当然,也有可能烧制出釉上、釉下两者之间的情况,因为析晶跟玻化的过程本身就比较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
烧成的建盏,玻璃质层恰好完全覆盖在析晶之上,令盏面摸起来手感如玻璃般光滑,那么就属于釉下析晶,则不容易生锈。釉下析晶之盏斑纹之上有一层似玻璃(玻化)的“保护层”保护,不会直接与茶汤和空气接触,自然也就不会因为氧化或者脏给人以铁锈之感。反之析晶位于玻璃质层之上,或未形成良好玻璃质层,结晶斑纹凸出釉的表面,就属于釉上析晶,则容易生锈。
兔毫盏基本都有玻化,生锈的可能性几乎不会有,但是自然很难养出七彩。
如何避免建盏生锈?
每次使用完建盏后,尤其是没有玻化层的建盏,要记得将其洗净擦干,并放到通风处晾干,当然,有玻化层的建盏也得保持干爽,毕竟不能保证它的玻化程度是否足以抵挡氧气和水蒸气。如果懒到不想擦干,可以采用倒扣的方式将盏晾干,切记不要把茶留在盏里。
建盏使用得当不仅是对器物负责,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负责,毕竟用生锈建盏喝茶对身体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