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紫泥是制壶艺人的二度创造
所谓拼紫,是由原矿紫泥加上其他原矿泥料按一定比例拼配而成的泥料。如黑拼紫、红拼紫,即是在紫泥中调入原矿黑泥、红泥调配出来的;粗拼紫,则是在紫泥中掺入了一定数量的粗砂。
泥料拼配是一门单独的学问。因为不同矿料炼制的紫砂泥料,其窑烧的最佳温度和收缩比是不一样的,配置不好便很容易把壶胚烧裂、变形、花泥。好的矿料拼配在一起,经过精心炼制、陈腐,做出来的壶色泽、质感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世纪80年代,国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时任宜兴紫砂一厂厂长的紫砂大师高海庚先生和他的恩师、紫砂泰斗顾景舟,根据日韩港台等外商要求,采用宜兴顶级原矿紫砂泥料综合配制提炼,研制出特级拼紫泥料。这种泥料温润透气性好,色泽沉稳鲜活,盛极一时。
西施 冯勤芳
拼紫泥料并非由顾老与高海庚首创,而是古已有之;明周高起的《阳羡茗壶录》中已有过明确记载。明代的紫砂艺人对于泥料的选用已十分讲究,他们关注紫砂泥料在制壶时的成型表现,重视泥料烧制后呈现的色泽与触感,追求与众不同的独特效果。拼紫正是在他们的不断尝试和反复实践中产生。
拼紫泥的好坏,取决于用什么样的底泥去拼。几种不同的原矿泥如果调配得当,不但能使色泽变化更加丰富,还可以加强泥料的延伸性,体现出更好的手感与审美效果。
以紫泥、绿泥、红泥三种泥料为基泥,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出很多相互拼配的经验,正所谓“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发展至今,渐渐成为一门系统的单独学问,因为不同的矿料炼制的紫砂泥,其窑烧的最佳温度和收缩比是不一样的,配置不好便很容易把壶坯烧裂、变形、花泥。
好的矿料拼在一起,经过精心炼制、陈腐,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