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常见的紫砂壶壶把
时间:2019-07-01 来源:紫砂知识
任何茶具的壶把都是为了方便握持而设计的,常规的壶把通常在壶肩到壶腹的下端,与壶嘴位置对称,高点与壶口、壶流的高点呈水平,且与壶身整体协调。在壶把的分类上,紫砂壶一般有端把、横把、提梁这三种。
端把
亦称"圈把",其使用方便,变化丰富。把、口、嘴三点呈水平、对称。垂直形式安置,具端庄、安定的效果。端把是茶壶之常见把式:有两支点,也有多支点。两支点多见于光器,轮廓像人耳朵,俗称“耳把”,也叫“圈把”,亦称“环把”,也有称“圜把”。端把与壶流对称、均势,置于壶肩至壶腹下端,高点与壶口、壶流的高点呈水平。
为与壶流在视觉上达成有机平衡,把上或会有飞扣,把下端或延伸出“耳垂”。通常端把是“正耳”模样,也有反弹琵琶者——“倒耳”,此种叫“倒把”。有款深受壶友喜欢的光器壶——倒把西施壶,便以此命名。
步步高 陈洪平
横把的壶把也叫“柄”、“执”,壶把与壶流呈90°角,在壶体上安装的柄,壶流在一侧向外伸张。人端壶而立,壶柄直指人心,倒确实有“执意”的味道,所以横把叫做“执”才更贴切。
提梁壶据传最早由苏东坡所创,比端把紫砂壶出现的更早。因古人爱烹茶,提梁把最为便捷。提梁与壶身的重心垂于一线,提执省力而不易损坏。
提梁壶又可分为硬提梁与软提梁。硬提梁一般与壶身同时制作,也有用金属制成单梁固定在壶钮上。硬提梁形式飘逸,宛如长虹飞驾,气势逼人;它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理论中的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非常受壶友欢迎。软提梁在洋桶壶上比较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