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壶,一份低调纯粹的美
时间:2019-12-02 来源:紫砂知识
紫砂圆器中有一把壶,没有西施那么著名,也没有美人肩那么婀娜;不似仿古大气,较石瓢也缺一分刚劲。在紫砂光素器中,它是一个低调不张扬,却很难被人忽视的存在。它就是文旦。
时至入秋及冬,水果文旦到了大量上市的季节。这种水果素有“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之美誉,文旦壶也正取此为形,将柔和甜美的女性气息融入壶中。
文旦 汪庆红
文旦壶下腹圆润饱满,极富丰腴之韵,肩颈处线条却内敛而隽秀,颇显几分身段;截盖与身连接丝丝入扣,短锥形壶嘴与倒把皆以暗接手法相连,柔若无骨又张力暗含。
文旦壶一经问世,多得文人与藏家喜爱。清代文人吴梅鼎爱文旦壶的娇俏,“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壶),格高西子(西施壶)”。虽线面极简,却自有一段清新韵味。
相较于西施壶的玲珑圆融,文旦的风格更偏古拙。西施壶为清末所创,文旦壶则始于明末清初;这两种壶截然不同的风格也从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艺术审美风向。
文旦 王金川
在一众紫砂光素器中,如果说西施具天香国色,石瓢有文人风骨,那么文旦壶,则像是江南邻家小妹妹,面庞柔和、低语婉转,秀丽而持重,温暖可亲。
在秋冬的凉意中,一把文旦壶似乎更得人意。它小巧、温暖、圆润,捧在手心就不想放下。朱泥的文旦色诱人醉,紫泥的文旦稳重老成;泡一壶热茶,消弭了寒意、消磨了时光。这样的时节,你的茶桌上有没有一把文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