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壶错误经验——子口与紫砂壶口一点间隙都没有
有些朋友相当在意子口与紫砂壶口的间隙,选紫砂壶的时候总要左右晃一下壶盖,要是能晃动的距离大一丁点马上否定这把壶的价值,总希望壶盖盖上是纹丝不动的。子口与壶口要是一点间隙都没有,想想看会不会好用?只要有一丁点的茶叶挡在壶口,壶盖就合不上了,要取下盖子也是恼人的事情哦。
早年间宜兴出口海外的紫砂壶,对口盖的标准要求就是松一些,太紧的口盖反而不合格。从实用角度来说,略松的口盖方便拿取、利于出水和气流流通,更受老玩家欢迎。
凡事要讲求一个度,壶盖与壶口间的空隙就要松紧合度,理论上间隙在0.5毫米左右的最为适宜,既能开启自如,又可通转不滞。只有壶盖晃动明显或影响到壶的气密性,才算是做工有问题。
紫砂壶盖只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是合格的:
紧。是说合上壶盖后,壶盖与壶口的间隙要紧密得当,开启自如,工艺水平高的紫砂壶,口盖间的空隙(位移公差)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不像瓷器壶位移公差高达1-3毫米。
直。是说壶盖的子口,要做得既深又直,才能在倾壶接近90度出汤时,壶盖不致脱落。俗称“无落帽之忧”。个人还是建议倒茶的时候大拇指按住壶盖比较保险,以免摔破爱壶。
通。是说圆器合上壶盖后,壶盖在壶口上能爽利旋转而不迟滞磕绊。
转。是说方器和筋囊器的壶盖,变换角度后也能严密盖合壶口,并且上下筋纹可准确对接。俗称不认边。
在茶壶的制作烧制一遍完成后,需要对口盖用金刚砂进行磨合后在进行第二遍烧制,因此实际上要达到密丝合缝是很难的。再说了壶盖和壶身的收缩是几乎不可能达到完全统一的,紫砂是火的艺术,在烧制的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一味地要求口盖完全严丝合缝也实属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