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百画百壶”书画与紫砂珠联璧合的艺术盛宴
北京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之际,由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携手,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于5月21日举办以纪念,苏东坡先生诞辰980周年为主题的《东坡诗意—百画百壶·翰墨紫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
东坡诗意创作活动,集聚了学术界、书画界、紫砂艺术界及诗学界人士的睿智与聪慧,以紫砂艺术为载体,将东坡诗词、书画融入其中。
▲展览现场
百余件精美绝伦的“紫玉”艺术作品,以书画、紫砂完美结合的形式,体现“梦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苏东坡美学思想。精工秀雅、惟妙惟肖,体现了新时代的文化气象。
▲东坡提梁
▲东坡提梁
苏东坡喜欢吃茶,对吃茶很讲究,此款经典的提梁壶,即是根据东坡提梁壶的故事传说,来创作与命名的。
1932年春,宜兴职校校长王世杰,根据清末传统单把提梁的款式,结合清末双梁横竖架接提梁的架势,设计出初步图稿,正式定名为“东坡提梁壶”,民初制壶名艺人汪宝根制作成功。
▲巴马一号壶
▲掇只壶
▲福星如意
▲雄风壶
宜兴东坡书院始建于宋代,嘉祐二年(1057年)。苏东破与同科进士、宜兴人蒋之奇、单锡接席琼林,互相唱和,因向往阳羡溪山之美,订鸡黍之约。
以后,苏轼在宋熙宁、元丰年间,曾多次来宜兴观赏溪山名胜。在漫游独山时,他看到此山独立画溪之东,山势似四川眉山,顿生思乡之情,由衷叹曰:“此山似蜀”,后人遂将独山易名为蜀山,他晚年在蜀山买房养老。
▲桃木系列
▲周盘
▲圆馨壶
▲渴韵
东坡一生坎坷,不管何种境遇,都乐观豁达,始终坚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针砭时弊,鞭挞丑恶,弘扬人间正气。
千百年来,东坡精神砥砺着一代又一代文化先贤,他们的家国情怀正是自我人生价值的体现。
乐观豁达、坦然相对,这种淡泊从容的精神,亦是紫砂艺术所折射的精神品格。
▲紫竹壶
▲天方提梁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