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刚出窑的紫砂壶为何自带包浆
时间:2019-10-08 来源:紫砂工艺
一把壶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玩家多称之为【包浆】。养壶需日久把玩,细心泡养,短则几日,长则数月才出包浆,但有些紫砂壶刚出窑却自带包浆,表面光亮温润,十分养眼。
为何刚出窑的紫砂壶,就能感觉像是包浆了呢?这里的包浆,我们称为水色。是由于做壶师傅的手艺导致的——明针功夫,光明针厉害,这个很考验一个制壶师傅的做壶功底,“明针”工具,一般是牛角片或者塑料片,很光滑,用来按压壶面,反复刮压.
为了配的不同形状的茶壶,明针样式也是非常繁多。常见的有身筒明针,嘴把明针,方头、盖头、斜头等明针。做筋纹器时还有特殊的筋瓢明针。
乐钟 张志清
明针不仅仅可以把砂壶表面压平刮整,也会使较细的颗粒(俗称浆)溢上表面。同样的窑温,明针工艺到位的砂壶烧结的程度就高。烧结到位,不但砂壶的颜色周正,而且坯体强度高(不易破碎),紫砂透气不透水的特性也才能充分展现出来。
明针的另一极重要的功用就是将泥料、成型、烧成三者结合,产生紫砂最特殊的工艺表现,能使壶体表面虽不像瓷器的施加釉料就能富有光泽,虽有一定的气孔率而不渗漏的特点。明针功夫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壶体表面“包浆”膜的形成。
明针做的好的壶,生坯你拿手上,都是可以反光的,像镜子一样,这样一把壶经过窑烧出来,水色就很漂亮,像是包浆了一样,透气不透水,稍微几泡茶水下去,包浆立显。
明针功夫是最考验工手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一把真正好的壶,一定是明针功夫到位的壶。对许多壶艺人来说,壶的价值有时候往往就体现在明针功夫上。